本网讯(地旅学院 赵佳慧 任婕)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4月28日下午,地理与旅游学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师生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院实验楼101报告厅举行“学党史 办实事”“团结花开”少数民族学生联系培养关怀教育师生结对帮扶仪式。地旅学院党委委员、各教工党支部书记、专业负责人、辅导员以及全体少数民族学生出席此次活动,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乔静主持。

活动伊始,全体起立,奏唱国歌。议程第二项,乔静领学了《地理与旅游学院“团结花开”少数民族学生联系培养关怀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他指出,组织开展“团结花开”少数民族学生联系培养关怀教育工作是学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为广大师生办实事推出的创新举措。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师生结对帮扶、朋辈结对共助机制,从思想引导、学业帮扶、生活关怀、文化融通、职业发展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培养关怀教育工作。


在师生结对帮扶仪式中,与会师生领取结对帮扶卡并合影留念。地旅学院党委书记贾冠忠强调,长期以来,地理与旅游学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教育,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全面推动“三全育人”工程,学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出了“学党史 办实事”“团结花开”活动。活动将立足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实际需求,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此次结对帮扶仪式就是一个种子工程,通过师生结对帮扶种下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种子,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团结的种子不断开花结果。




乔静在总结讲话中寄语少数民族同学,希望大家真正以学校和学院为家,秉承“厚德 重教 博学 笃行”的校训和“经天 纬地 弘道 明理”的院训,志存高远,刻苦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让各民族同学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仪式结束后,老师们各自与结对帮扶的同学相互留存了联系方式,增进师生了解,深入亲切交流。






据悉,地旅学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教育工作,作为全校少数民族学生招生规模最多学院之一,学院目前共有少数民族学生78人,包括维吾尔族、藏族等14个民族,其中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41人,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6人,学院定期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师生座谈会、中秋国庆文艺晚会、民族文化节等活动,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培养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安徽省优秀大学生、校第八届“自强之星”穆萨艾力·多力坤,学校首位维吾尔族男生党员、校“十佳大学生”帕尔哈提,学校首位应征入伍的维吾尔族“四有”优秀士兵阿卜来提·阿卜力克木等一批少数民族优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