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璐,女,中共党员,数学与统计学院2018级统计学专业本科生,曾任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现任班级文艺委员及党支部宣传委员。2022年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步伐坚定 构建成长基础模型
连续四年获得校一、二等奖学金,且大四学年综测专业第一,先后获评“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熟练运用Matlab、Python等各类统计编程软件,通过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获得助理统计师资格证。以特长生身份推免至东华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现已被学院拟推为安徽师范大学2022届优秀毕业生与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步调稳健 优化能量增长模型
学科竞赛是巩固拓展学科知识,激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前进的道路总是迂回曲折的。从对专业竞赛的懵懵懂懂,到经历三天三夜的泡面果腹、星月为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从凌晨四点的师大校园到风吹日晒、严谨求证的全国大学生市场调研大赛,她逐步从一个“菜鸟”成长为“统计达人”。
在历时近8个月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作为队长,带领团队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虫、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座谈采访等方式获取数据及资料,先后发放有效问卷2304份,上门走访450户,建立12种统计模型,编写334行代码,撰写调研报告4万余字,助力新时代非遗传承发展和当地乡村振兴,项目受到当地政府和非遗保护中心的高度赞扬,相关意见文稿已被蚌埠文化馆采纳。且在比赛中斩获国家一等奖,全校唯一,全省最佳,全国最高,这是师大首次在该项赛事中获得最高奖项。
在去年的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中,她紧抓“数据新动能的统计测度”主题,经过近2个多月的文献学习和分析思考,先后建立了11种模型,撰写了16408字的论文,利用大数据挖掘提高用户体验和市场潜力,最终荣获国家三等奖,全院首次,全校第一。
同年,作为负责人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深入基层做调研,扎根一线练本领。组队开展基于TPACK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研究专题调研,深入一线教师群体,发放问卷400余份,收集数据10912组,形成1万余字调研报告,用数据分析结果,为数学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可靠建议。连续两年组织参加“数学π递”实践调研活动,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形成调研报告两篇,活动获得各类主流媒体报道20余次,荣获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
大学期间累计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及论文10余篇,16万余字,累计荣获国家级2项、省级6项、校院级奖项20余项。其中《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分析与预测研究》以新冠肺炎为研究对象,建立爆发机制模型并进行预测验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正在投稿待录中。

步履铿锵 拓展全面发展模型
作为院团委学生副书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指导同学获安徽省数学建模竞赛赛区一等奖、市场调研大赛国家二等奖等省级及以上奖项50余项,倾力打造竞赛氛围浓厚的π递之家。带领团学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理论宣讲、关爱特殊群体等志愿服务,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600余小时,连续两年荣获“优秀团干”称号。作为支部宣传委员,赴蚌埠市疫情一线参加抗疫志愿服务,荣获抗疫纪念章。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在未来,杨晗璐同学将依然坚持自我,知行合一,发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光热,勇做新时代有理想、懂学问、有情怀的师大青年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