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静,女,中共党员,文学院2020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校第十二届“自强之星”荣誉称号获得者。
携笔从戎,投身国防建设
她来自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在外打工,家庭收入少,生活拮据。98年长江沿岸发生洪涝灾害,战士们奋战在防汛一线的身影在她的心里埋下了军人梦的种子。多年来,在国家的资助下,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安徽师范大学。
2015年她响应国家征兵号召,顺利加入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从一名在校大学生到一名合格武警战士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她抹过眼泪、想过放弃,但她不忘从军初心,咬紧牙关,迎难而上。“谁说女子不如男,我是军中花木兰!”她和队友们把这句标语贴在了女子中队的门口。
她苦练各项执勤本领,军政素质过硬,参加重大执勤任务10余次。作为一名部队文书人员,她发挥专业特长,参与国防教育宣传工作、拍摄军旅视频等。在工作之余,她组织并参演多场大型部队文艺演出,慰问营区战士。从校园走向军营,她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将青春融入了祖国的国防建设和强军事业中。
战疫抗洪,实现卫国志向
从军营重返校园,她将军人的品质和血性贯彻如一。疫情防控期间,她奋战在芜湖市南街社区消毒工作的第一线。抗洪救灾期间,她冒着大雨扛沙袋、运石子,充分彰显了退役大学生的勇敢与坚韧、责任与担当。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优秀退役大学生的缩影,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朝气与蓬勃。
她充分发挥退役大学生的模范引领作用,助力大学生国防教育,积极参与学校征兵宣传工作。在文学院征兵动员会上她向同学们报告入伍事迹,激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同时,她充分发挥军事技能优势,多次参加学校新生军政训练工作并获“优秀助训教官”称号。
博学笃行,传承校训精神
虽然服役期间她也在利用点滴时间学习,但艰苦的训练难免让她落下了不少专业知识。但她凭着军人的坚韧,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先后获校三好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荣誉称号,文学院本科生科研论文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三等奖,主持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培育计划项目并顺利结项,学术论文《<三言二拍>中“鬼魂托梦”情节探析》收入《此间韶韵——安徽师范大学学生优秀论文集》(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后通过大学生退役士兵专项计划,考取了本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
国家和社会的资助让她常怀感恩之心。她力行社会实践,加入五四爱心学校,义务支教时长达百余小时。读研期间,她勤练专业技能,获文学院研究生教师技能大赛、文学院研究生读书报告会二等奖。课余时间她在芜湖二中代课,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努力成为一位“四有”好老师。
奔赴军营,报效祖国;扎实学识,坚定信仰。不寻常的两年生活是一种人生历练,更是一种别样青春。作为接受过军营淬炼的青年大学生,她将爱党卫国作为一生坚持不变的信念,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做一名爱国奋斗的新时代青年,让青春的花朵盛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