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一八之夏,师大校园里,43个梦想在这里交织彼此着墨,从此有了共同的名字——2018级化学英才班。
融融相聚——我们是温暖幸福的班集体
我们聚焦成长,以“家”的理念开展班级建设,融入“三度”概念并形成专属班级建设模式。
将高度融入班级文化,凝聚集体智慧,设计班徽班旗及班训“勤学明理,化才为英”,增强同学们的荣誉感与归属感。
将浓度融入班级活动,为营造和睦氛围,班级开展“春之约”风筝赛、“三字一笔”书法赛、足球联谊、感恩之心等多项主题活动,累计举办37次的特色活动“青春物语”,是同学们分享爱好、迸发青春色彩的舞台。
将温度融入信息平台,我班报备设立班Q、两微一班四大信息平台。疫情期间,我们在线上不仅送去温暖问候、举办趣味答题,还特别设立了团支部信箱,及时回复同学对支部工作的建议,有温度的信息平台有力地拉近了班级同学彼此间的距离,让集体的温度不因分离消散。

郁郁新芽——我们是敢于创新的班集体
科研之于我们犹如暖阳之于新芽。班级在学院领导老师的关爱下,以创新的成长机制和浓厚的科研氛围为养分,着力打造科研共同体,激发科研创新精神。
突出学生主体,创新班级建设模式。实施全民班委制度和团小组双重管理制度,增强班级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凝聚力,提升班级与团支部的工作实效和组织力。
突出教师引导,创新实施成长导师制。围绕拔尖科研人才的成长目标,学院聘请5位成长导师对接班级小组,指导班级同学进入实验室观摩学习,培养科研兴趣。定期开展组会,锻炼科研能力。实行实验室登记制度,为每位同学配备实验记录本,督促同学紧跟导师脚步,向科研世界进军。
突出师生联动,创新开展“对话英才”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30余次,吴奇院士、江海龙杰青、商永嘉、崔鹏教授等多名知名学者带领同学领略化学的魅力,十佳大学生吕潇等优秀学子与同学分享成长经验。

盈盈含苞——我们是自律奋进的班集体
打造自律班集体。制度保障自律,认真制定班级公约、日常行为规范细则,严格执行晚点名、请销假、课堂考勤制度,实施寝室互查制度,让自律成为习惯。学习注重自律,三年来,自觉执行手机入袋制度,创建“无手机课堂”。成立学习小组,互相促进成长。疫情期间,组织线上云自习,让自律不掉线。
打造奋进班集体。党旗引领奋进,团支部不仅按时召开支部会议,而且积极承办团日活动。安澜墓前,我们手捧一颗赤诚之心;国旗下演讲,饱含“与祖国共呼吸,同时代共奋进”的渴望;稼祥园中,留下我们追寻红色文化的足迹。团支部扎实开展支部标准化建设,荣获校2019年度优秀团支部称号。典型指引奋进, 疫情突发,变化的是活动形式,不变的是想要传达的心意。最美背影,勇挑重担,我们致敬逆行者;清明追思,家国永念,我们缅怀英烈魂;线上全国思政大课,我们心系天下事。

勃勃绽放——我们是意气风发的班集体
相亲相爱,收获一份情谊。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成长土壤,也收获了纸短情长的情谊。班级同学相亲相爱,品行优良,实现零违纪,零欠费,零投诉。
乐于实践,收获一份担当。班级同学在各类学生组织中任职32人,志愿者注册率100%,累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54人次,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70余次,探望敬老院、投身爱心支教、参与献血活动,展示青春担当。
勇于创新,收获一份决心。班级同学100%进入科研实验室,100%主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省级29项,形成科研论文3篇,1人论文ACS在投,1人获首届ACS数据库文献检索赛国家三等奖。
努力奋进,收获一份自信。班级综合测评80分以上占比86%,必修课通过率99%,列于学院首位。在互联网+、数学建模等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2人次,省级获奖6人次,校、院级获奖47人次。
追逐科研梦想的路上,2018级化学英才人勇攀高峰,永不止步,我们会用智慧与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贡献化学人的力量!
